如果说城市的气质能渗透到一家企业的灵魂,那玫莉蔻或许正是成都的一种延伸。它不急不躁,不以高调喧哗换取存在感,也不盲目追逐市场噱头。玫莉蔻生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,一家根植于西南的化妆品品牌,用一种近乎温柔的方式,将植物科学和肌肤语言揉合成诗。
近日,“玫莉蔻”经过资质审核、舆情监控等层层筛选,成功入选为品牌强国优选工程化妆品行业优选成员单位,企业信息录入品牌强国优选工程数据库,在权威平台向公众展示品牌形象。
优选工程以征集、遴选成员单位、行业典范企业为主线,旨在打造专业性、国家级、国际化自主品牌推广平台,发挥品牌引领作用,树立新时代中国自主品牌形象。
在如今信息快餐化、审美趋同的美妆行业里,玫莉蔻显得有些“不合时宜”。它不像许多品牌那样执着于一次性爆款的迅速收割,也不追逐浮夸的潮流词语。它更像一个认真倾听肌肤需求的调香师,慢条斯理地与消费者建立关系。
玫莉蔻的办公室与实验室,就坐落在成都近郊的一片绿意之中。不是工业园区的千篇一律,而是一处带着植物香气的实验基地。这里,研究员习惯于把植物泡在清晨采集的水样中观察微反应,也习惯用手掌的温度测试乳霜的延展性。他们把产品当作一种“日常表达”的介质,而不是流水线上冷冰冰的标准件。
“我们不想把肌肤问题当作病来治。”这是玫莉蔻研发团队的一句内部共识。他们相信,皮肤并不是敌人,而是身体情绪的外放装置。因此产品不主打“强控、速效”,而是强调一种温和的对话——让肌肤被理解,被接住,然后慢慢松弛。
比起堆砌原料清单,玫莉蔻更关心配方背后的“性格”。在它们的产品故事里,薰衣草不只是舒缓的标签,它是夜晚安静下来的情绪;橄榄角鲨烷也不止是锁水成分,更是一层天然的“隔音墙”,帮肌肤暂时屏蔽外界的打扰。
一个配方好不好,不取决于你加了多少昂贵原料,而是它有没有被皮肤接纳。玫莉蔻习惯用“温度”“呼吸”“触感”这些主观词语来描述产品体验,而非单纯依赖KPI表格上的回购率或网红带货量。
相比短期内的销量冲刺,玫莉蔻更在意品牌的审美完整性。视觉设计团队大多由成都本地的年轻人组成,他们不追求光鲜亮丽的网红风,而偏好手绘、水洗感、植物笔触这些更有温度的表达。
在加速的化妆品赛道上,玫莉蔻并不求快,它更关心每一次产品推出之后是否有人真正记住了它的味道和触感。在很多人还在追问“下一款爆品在哪儿”的时候,玫莉蔻已经悄悄推出了一套“季节情绪系列”,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位,却通过植物组合引导使用者关注自身情绪起伏。
这也许就是玫莉蔻的野心所在——不是争做下一个大牌,而是做一个有人情味的品牌。
当越来越多的化妆品公司选择去工业化、国际化时,玫莉蔻反而选择回归本地、回到人本,甚至回到“手的温度”和“鼻尖的感知”。它用成都的节奏去制造护肤的节奏——慢一点,但更近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