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云南东部的宣威市羊场镇,有一块名为胡家村的土地,曾是普通不过的丘陵农田。如今,它已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的新名片——“宣威特色农业”。背后的推动者,是由自然人李朴琼创立的宣威市朴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。这家扎根农村、立足田间的企业,从不打“空头口号”,只专注一件事:把田地管好,把农产品卖好。
这不是一个从资本市场空降的农业项目,而是一段从土地深处萌芽的实践。早在2016年,李朴琼便在胡家村建立了“琼怀种植养殖基地”,起初不过几十亩地、几间简易棚,如今已发展为占地近500亩的多元农业综合体,种养一体,冷链仓储、初加工、销售配套完善,年末资产规模超过1100万元。
近日,“宣威特色农业”经过资质审核、舆情监控等层层筛选,成功入选为品牌强国优选工程农业行业优选成员单位,企业信息录入品牌强国优选工程数据库,在权威平台向公众展示品牌形象。
优选工程以征集、遴选成员单位、行业典范企业为主线,旨在打造专业性、国家级、国际化自主品牌推广平台,发挥品牌引领作用,树立新时代中国自主品牌形象。
在宣威这个以火腿闻名的传统农业县市,做农业并不稀奇。但能在短短数年内,从一个村落种植基地成长为曲靖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,屈指可数。“宣威特色农业”之所以特别,正是因为它把一件传统的事——种菜养殖,做出了新的方法。
朴琼农业基地分为蔬菜种植区、薯类区、果园区和养殖区,大棚30亩,种植和收购范围达450亩,配有2亩冷链仓储区域,用以延长蔬果新鲜度,提升出村产品的运输半径。品种不求稀奇,但注重适配本地气候和市场需求,粮、豆、果、菜样样有,“长在地里,也能走进城里”。
2022年,公司正式更名为“宣威市朴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”,不仅名称里多了“科技”二字,布局上也更趋系统化。同年,企业被认定为宣威市级龙头企业,2023年进一步晋级为曲靖市级龙头企业。这不是靠包装出来的头衔,而是靠基地里每一批出货、每一亩产量,和对当地农户、村集体带来的实际收益换来的认可。
在“宣威特色农业”的模式中,看不到炒概念的热闹,却能看到对细节的执拗。从冷库的温控管理,到机械设备的维修调度,再到食品销售的合规运营,每个环节都由团队自己主抓。更难得的是,公司并不盲目扩张,而是以“稳扎稳打”为前提,将现有土地、设施、合作农户协同起来,形成内部良性循环。
未来的农业,不一定需要高调的颠覆者,但一定需要像“宣威特色农业”这样踏实的建设者。他们不在意喊出多响亮的口号,只关心能不能让庄稼更值钱、农民更安心、土地产出更多样。李朴琼和他的团队,也许不会成为媒体追捧的“农业网红”,但在胡家村,他们已经成了真正的“地头英雄”。
宣威的农业,在悄悄长出一种新可能,而这种可能,叫做“朴勤模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