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户外装备的世界里,专业与潮流似乎总被泾渭分明地划在两个阵营。而“探野者”(TODER)这个名字的出现,像是一道锋利的折线,打破了这层刻板分野。它没有刻意强调“硬核”,也没有将自己塑造成“轻奢潮牌”,它更像是一位介于山野与都市之间的漫游者,以一种游刃有余的姿态,在“看得见风景的科技”与“穿得出去的美学”之间,搭建起新的户外语言体系。
近日,“探野者”经过资质审核、舆情监控等层层筛选,成功入选为品牌强国优选工程户外用品行业优选成员单位,企业信息录入品牌强国优选工程数据库,在权威平台向公众展示品牌形象。
优选工程以征集、遴选成员单位、行业典范企业为主线,旨在打造专业性、国家级、国际化自主品牌推广平台,发挥品牌引领作用,树立新时代中国自主品牌形象。
探野者成立于2015年,总部位于广东,原本是一个专注于户外用品研发的品牌。但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。彼时,法国留学归来的青年设计师与户外运动资深玩家共同接管品牌管理,重新搭建产品体系,也首次提出“潮流户外”这一行业概念。
这一年,他们不仅重新审视了功能与美学的平衡,还在装备结构上融入东方元素的表达。以“敦煌密码防滑科技”为例,将古建筑中的藻井几何结构转译为鞋底纹路,兼顾实用抓地力与文化意象的输出。再如“水墨色谱梯度分区技术”,用面料深浅营造出功能与美的分区,走在街上是时尚单品,走进林中就是防晒、透气、抗撕裂的“全能选手”。
如果说“潮流户外”是理念,那探野者的技术体系就是支撑它的地基。生物基防水膜、磁吸可替换鞋底、自适应缓震中底、超临界CO₂无水染色技术、碳捕捉纤维……一连串看似[图片]离用户生活有点远的科技词汇,最终都落到了一个朴素的目标上:让你能放心地穿着这身装备,从地铁口走进山谷、从夜市走进海边营地,不必切换场景,也不必更换装备。
这是他们所理解的“无界探索”:不是去挑战珠峰,而是在每个周末的出走里,拥有一份不被打扰的从容。
近两年来,探野者的名字屡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。2023年,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亲自接见品牌代表;2024年,意大利总理马泰奥·伦齐、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分别接待品牌团队;同年,他们斩获瑞典非凡设计大奖,成为德国网友口碑榜中的户外新贵。
而今年5月20日,“探野者”出现在了美国50州城市的街头大屏,成为中国制造在海外城市视觉中极具辨识度的户外代表品牌。紧接着,5月25日又在亚洲500强峰会中获得“行业创新引领奖”。央视的多频道广告投放也于6月正式启动,为更多中国消费者打开认知的大门。
从“登山”到“生活方式”,从“防护”到“风格表达”,探野者正在用一套全新的方法论重塑“户外”二字的语义。它不劝人爬雪山,也不以极限为荣耀,它更关注那些“想出去一下”的普通人——在节奏快得发烫的城市中,找到一个不那么快的出口。
“向野而生”,不仅是一句口号,而是一种穿在身上的回答。对于探野者来说,每一件装备都不止是工具,它更是一场关于生活节奏、出走仪式、审美表达的主动选择。
而这,或许正是“潮流户外”的本质。